*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速来掌握 研究进展!

随着 医疗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在肺癌的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进行靶向治疗的必备前提,检测出相应的基因突变才可以为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因此,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国内外诊疗指南均建议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组织样本检测是目前的“金标准”。而是否能获得组织活检标本、组织活检样本是否足够、质量是否符合检测标准等都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难题。

仍有一部分转移性NSCLC患者没有足够的肿瘤样本进行全面的基因检测,同时,为了得到足够组织样本去重复活检则会延长患者的诊断过程,延迟治疗启动的时间[1-3]。基于外周血的二代测序(NGS)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克服与组织标本检测相关的一些限制,为组织标本不足/不可及的患者缩短启动治疗所需的时间,并指导临床医生用药。

那么,仅对血浆样本的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NGS检测以判断是否存在驱动基因阳性,能否真正筛选出靶向治疗获益的患者呢?BFAST试验应运而生,其旨在前瞻性地评估初治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血浆基础生物标志物与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其中ALK阳性队列的数据发表于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JTO)[4]。

图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fbqy/1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