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冲静(风湿寒痹),依据《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云:“由血气虚,责受风湿”。《济生方·痹》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二成痹也”。《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范畴,属苗医“蒙冲静”范畴。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炎症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患病率居首位,据统计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约为0.5~1.0%[1],在我国为0.4%左右[2]。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多以中年为主,其中女性患者占多数。从发病区域来看主要以北方寒冷地区和南方潮湿地区为主,因此其发病也跟气候变化有关。在临床上多以对称性小关节开始发病,临床表现有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变形,甚至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等。临床观察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病变在发病后 年发展最快,发病两年后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损坏[3]。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损害关节,而且还会入侵五脏六腑造成间质性肺病、心肌功能受损、周围神经病、血管炎等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然而,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它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所导致的[4]。因此注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控制病情发展,消肿、止疼、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类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若不规范治疗,3年致残率可达70%,并随病程的进展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如间质性肺病、血管炎、心肌炎、肾淀粉样病变等。西医目前治疗急性期主要以抗炎止痛为主,常规先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治疗,该类药物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造成影响等。若关节肿痛控制不佳,还需选用糖皮质激素,该类药物可能引起肥胖、痤疮、血脂、血糖、尿酸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库欣综合征,股骨头坏死,诱发或加重感染,骨质疏松等潜在风险。控制病情、主要使用慢性抗风湿药物,该类药物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肝肾功能、生殖腺、眼底损害、胃肠道反应,诱发加重感染及其他一些较少的不良反应,诱发感染包括结核感染,长期使用会增加肿瘤风险及其他不可预知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在院外自行不规律口服激素缓解疼痛可增加骨质疏松、骨关节融合、关节活动障碍风险。我院针对此情况作出相关苗医手段治疗(如特制苗药药油含蜈蚣、全蝎等高级活血通络药材,中药封包含五香血藤等高级祛湿通络药材)科有效对抗骨质疏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减少激素使用,避免激素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szhj/10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