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要从一个字说起,堵。

特别是人的这个血管,怕堵,但是特别容易堵。

血管堵塞了怎么办?

当然,尽量让它通过。

怎么打通?

下面来说说上边。

是张仲景的瓜蒌薤白半夏汤。

栝楼、薤白、半夏,三味药加上一些白酒,组合在一起,一个千古名方诞生了。

瓜蒌薤白半夏汤是中医治疗胸痹的特殊基础方剂。

《金匮要略》原记载:“胸痹心痛者,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治之。”

什么是胸痹?

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向心脏供血的血管被堵塞了。

这个过程很复杂。比如就好比下水道被淤泥堵住了,水流被堵住了。也是这个道理。而这个“淤”就是中医常说的痰瘀,也就是痰瘀。

知道了这些,我们继续往下看。

张仲景还有一方,瓜蒌薤白酒汤,名字叫房祖名。瓜蒌、薤白、白酒放在一起组成药方。

如果加上半夏,那就是瓜蒌薤白半夏汤了。

为什么要加半夏?

对中医稍有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半夏可以化痰。你看栝楼和薤白,都是冲痰的,很明显这里的血管被痰堵塞了。

怎么判断血管里头是否有痰湿了呢?

比方说,一个人过来,说大夫,我这个胸中憋闷,闷痛,上不来气,咳嗽、咳痰,碰上阴天下雨的时候,感觉更加明显。

再看舌苔,舌苔白腻。

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用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捣碎)12克,薤白、法半夏各9克,*酒70毫升

原方用的是白酒,这里用药性柔和的*酒来代替。

来拆解一下这张方子。

首先是瓜蒌。

瓜蒌挂在藤上,向下垂着,像一个个圆球。

瓜蒌在这里有三大妙用。

,化痰。

瓜蒌专门对付胸肺里的顽痰。

《本草思辨录》就说了:“瓜蒌实之长,在导痰浊下行,故结胸胸痹,非此不治。”

还有咳痰咳不干净的时候,瓜蒌也非常好用。

有一些痰湿相当顽固,怎么咳,也咳不出来,把瓜蒌加到汤药里去,那痰湿很容易就咳出来了。

第二,降气。

痰湿化开以后,一定要给它一个出路,不能让它继续留在体内兴风作浪。

胸腹里的痰湿可以让它往下走, 是通过大肠排出去。

如何给它通导到大肠呢?降气。

痰随气降呀,气往下走了,痰也跟着往下走。

第三,润肠。

张仲景这里用的是全瓜蒌,里面有很多的种仁,凡仁皆润,植物的种仁都是精华,有很多油脂,可以让肠道变得润滑,排便就很顺畅。

瓜蒌先把痰湿化开,然后往下降,从心胸一路降到大肠,再给大肠点一点润滑油,这样一来,痰湿从上往下导出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第四,疏肝。

《重庆堂随笔》里说:“瓜蒌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

翻译过来,意思是绝大多数人只知道瓜蒌可以化痰,可以散结,但不知道瓜蒌其实还能疏肝。肝郁则气滞,气机运行不畅,就会生痰生湿。

你看这瓜蒌,上能化痰,下能通便,还能降气,能疏肝,一味药把这么多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说张仲景看重它,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总得来讲,瓜蒌的药性还是比较柔和的,遇上痰湿特别重的时候,就得用些刚烈之药,比如半夏。

因为在夏天过半的时候采收,所以叫半夏。半夏可以把血管壁上的痰湿清理掉,力量非常不一样。

再看薤白。

唐代名医孙思邈就说了,“薤白,心病宜食之。”这里说的“心病”,指的就是冠心病、心绞痛一类。

薤白可以通阳。

为什么老容易在阴雨天感到胸闷或者加重?

因为雨天自然界的阳气渐弱,阴气加重了,阳气升不起来,浊阴降不下去,从而导致这么一个结果。你看痰湿不也是一团浊阴么?这团浊阴像乌云一样把胸中的阳气遮挡得严严实实,说白了就是阳气被痰湿困住了。

怎么把这团乌云驱散呢?

等到太阳一出来,乌云自动就散开了。在人体而言,就是要通阳。

薤白有一股冲鼻的味道,它就是靠着这股冲鼻的气味来把人体的阳气通开,让阳气四通八达。

薤白还能下气。

上文提到,痰随气降。

气机运行起来,痰会走得快一些,它就不容易黏在某个地方。

薤白下气的作用也很厉害。胸中有浊气,堵的厉害,薤白拌在粥里,吃完以后排几个屁,感觉会很舒服。

,酒。

酒 的作用是通经络,通十二经络,正因为它无经不达,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引诸药而达病所。

不过,古代的白酒由于酿造技术有限,度数并不是很高,这里可以用药性柔和的*酒来代替。

瓜蒌薤白半夏汤是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专方,基础方,凡是辨证属于痰湿闭阻的均可加减使用。

比方说,既有痰湿,又有瘀血,怎么办呢?就再加点川芎、延胡索,各10-15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1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