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中*1人死亡福建疾控紧急提醒福建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今年2月底 闽南地区发生一起 误用钩吻煮鸭汤 导致7人中*1人死亡 中*事件 由于钩吻外形与金银花等植物相似,易被误认、误食,我国文献报道钩吻中*病例超过多例,部分地区病死率高达40%以上。 什么是钩吻? 钩吻(学名:Gelsemiumelegans(Gardn.Champ.)Benth.),民间俗称断肠草、烂肠草、大茶藤、大茶药、野葛、固活、胡蔓草、火把草等,为马钱科钩吻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市)和台湾地区。 钩吻每年7-12月开花,9月至翌年3月结果,全株均无毛,叶片形状有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密集组成顶生和腋生的三歧聚伞花序,花冠*色,漏斗状,内面有淡红色斑点。 哪些草药容易与钩吻混淆? 钩吻中*事件多发生于广西、广东、福建等南方,其中以误服、误食为多。金银花是最容易被误认误采的植物,其次是大血藤和五指毛桃等。 容易与钩吻混淆的药用植物及所占比例 金银花 五指毛桃的根茎与钩吻根茎 大血藤 山豆根 钩吻生物碱到底有多*? 钩吻是一种中药材,在民间以外用为主,具有祛风、杀虫止痒、消肿拔*的疗效。 钩吻更是一种剧*“杀手”,只要很低的剂量就会导致中*和死亡。 钩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吲哚类生物碱,具有极强的神经*性,能抑制延脑的呼吸中枢,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死亡,一般4-8小时死亡。而在钩吻生物碱的成分中,含量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等,其中钩吻素己的*性最大,堪比剧*蘑菇中的鹅膏肽类*素。 数据显示,因钩吻导致中*甚至死亡的人群中,主要是因为口服用钩吻根茎熬的汤、直接服用钩吻嫩叶或是饮用钩吻泡的药酒: 口服汤剂时,钩吻根茎干品用量不足3g即可中*发病,干品用量超过10g致死率高达20.69%;直接服用钩吻嫩叶,大多数发病人群服用的叶子仅为5~6片,有的甚至食用1片也发病;饮用钩吻泡的药酒量在25g时即可引发中*死亡,饮用25~mL时平均致死率为42.86%。 钩吻中*有哪些典型症状? 钩吻中*的症状会根据患者食用量的大小而不同。 中*后首先表现在消化系统,出现口唇及咽喉灼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剧烈,但未发现断肠的情况,其他表现有皮肤变黑、发热、瞳孔散大、复视、视物不清等。 服药量小者先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继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服药量大者可迅速出现昏迷、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室息死亡。 如何救治中*患者? 钩吻具有*性强、发病急、致死率高等特点,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催吐是食物中*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一旦发生食物中*应立即进行,但如果中*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医院进行急症治疗,如洗胃、催吐等。 在-年间广西对钩吻碱中*事件的调查中,33.3%的中*患者主要采用催吐、洗胃和对症治疗,14.3%通过补液、利尿、排*、护肝和护心肌进行治疗。特别提醒 为防止草药中*事件的发生,购买草药时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药店,尽可能避免自行采摘和到不具备经销资格的路边流动摊点购买。 相关链接: 这些有*植物你认识吗? 戳图了解,千万别误食 扩散周知! 来源:综合福建疾控、人民日报 编辑:小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11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定坤丹列为女性综合调理国宝,有哪些功
- 下一篇文章: 儿时用它当雨伞,被誉为千年健,可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