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巷旧村满血复活,摇身一变为蛙声一片的青
图文/倪熊 除了比较另类的动物学爱好者,还要是小动物爱好者,还要是那些特别小众的蛙科两栖类动物爱好者,估计很少有人真会莫名其妙为了看看青蛙而远途跋涉特意前往古镇东山的青蛙村。但是这并不妨碍青蛙村的名声大噪。 明知道60来种青蛙就是个五迷三道,别说60多种,能见到10来种就已经啧啧称奇了。何况如果不是这方面行家里手,真见着了也没有明察秋毫的本事,能分辨出啥啥啥的种类么?能见着的是60多只应该就是幸运儿了,诳论什么多少种类。但是不影响你知我知心知肚明将错就错。 过去去半岛性质的东山,是冲着古镇丰厚人文冲着湖光山色冲着四季花果冲着时令湖鲜,但现在冲着青蛙村而慕名前往的大有人在,甚至节假日还人满为患。 青蛙村是一个新造的名字,西巷村才是它的本名,太湖之滨,东山脚下,隶属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杨湾村的自然村落之一。这个安静悠闲的小村庄,和中国广大农村绝大多数的村子一样,随着一批批年轻人出去工作,一代代孩子上学之后,只剩下上了年纪的人还留在村里,多半以种植茶果和养殖大闸蟹为生,已然成为一个典型的空心村。 年,一位来自台湾的生态保育专家、两栖类保育志工林正雄,对西巷村进行了一轮生态调研,惊喜地发现,西巷村的青蛙资源特别丰富,泽蛙、长脚赤蛙、虎皮蛙等等等等,足足有61种,特别是在台湾属于一级保护动物的金线蛙,在西巷村却遍地都是。他的这个发现,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湖畔村子,地理生态环境能差别到哪呢?应该比比皆是。有句谚语怎么说来着:当你手上拿个锤子,满世界看出去都是钉子。但是恰恰是他在西巷村的考察有了这个发现。 有时候,因缘际会,就是什么人?在哪?做什么?很重要。 台湾人么,古典文化传承比我们丢失的要少得多,文创产业的灵感也相对更有经验,对于农业和生态也更加充满热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诗词里描绘的田园意境令现代都市人神往,也让太湖边的这个小村落瞬间激发出了满满的灵感。空着也是空着,闲着也是闲着,有人想搞事还不好吗?破之落索的房子,杂乱无章的村子,多少年多少代也没有什么风光,从来也是让那些有传奇有名胜的村子便宜占尽,还真不如让他们折腾折腾会呢,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万一呢? 要说西巷村还有点儿便宜可占的是紧靠东山环岛公路、长圻旅游码头,枕山面水,南望三山岛,西眺西山风景区,北面紧邻陆巷古村。沿着乡间小道往里走,不时能听到鸡鸣狗叫声,池塘边各种水生植物纵横交错,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村里和一个台湾设计团队合作建设了这个村子——植入青蛙主题,一个十分投机取巧巧言令色移花接木含糊其词深得人心的理念,一方面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变废为宝虚张声势青蛙多说明生态好,一方面给了城里希望能够像两栖动物青蛙那样在城市乡村随意切换的情调人群一个来这的理由先吧。 把夜里“呱呱呱,呱呱呱”的聒噪蛙声,当成自然田园的独特风情,贩卖给久居都市的烦恼苦恼人群,成为农民增收的资源。逐步改造之后随处可见的青蛙涂鸦或雕塑,池塘边,老树上,电线杆上,不经意抬头间就会在角角落落和很多卡通青蛙相遇,家家户户装修一新,花花草草的民宿咖啡馆的文艺范儿十足,又不失乡土气息。还真是提供了一个重返乡村,慢读生活的驿站,难怪闻风而动人群趋之如骛纷至沓来。 明代陶望龄写《东山》: 竹梢藤蔓冷僧扉,门外苍松忽减围。 鏚药更谁悲远志,摘花犹得访蔷薇。 落潮渔艇晚初阁,上浦风帆健欲飞。 丝管暮年陶写尽,谢公何日复东归。 古人悠然的生活状态还是比较令人憧憬。现代人叶公好龙,要的只是有点这个意思,但并不是真正追求这类原始调调。要的是田园乡村的壳包裹城市生活的核。假模假样地来,还是要咖啡啤酒烘焙的,要卫浴齐全的,要干干净净的床被,要规规整整的卧室厅堂,农家乐那点虚头巴脑的时蔬瓜果似是而非的鸡鸭鱼肉当然也是。 村里曲里麻拐的羊肠小道也得石块卵石铺砌,道旁杂草纵生的不再合适了,得花花草草了;一水的土狗死样怪气的躺着街上见人汪汪汪也不再适宜,得有点花里胡哨的品种调剂着;当然,还有少不了的遍布角角落落犄角旮旯的青蛙形象,村小路边的碎石青砖、民居石墙,随处可见千奇百怪的青蛙画像,电线杆、树丛、草地上也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青蛙玩偶;还有池塘咖啡、复古自行车、粉墙黛瓦、一座院子,等等等等,所谓“西巷栖居”的情结缔造,无非是无所事事的一半暖阳一杯咖啡,和老板慢慢的聊慢慢的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于是,一个传说应运而生:古老的时候,一群无忧无虑的蛙族和人类一起友好的生活在美丽的东山西巷村,村后的水塘是蛙族的禁地,那里有一片被施了魔法的水草森林,任何生物经过都会被吸进去。有一天,一只贪玩的小蝌蚪游进了水草森林,一直没有回家。焦急的蛙族长老请求人类的帮助,人类带着工具,毁掉了水草森林,救出了迷路的小蝌蚪。这,不禁让青蛙巫师怒火中烧,一气之下,巫师带着它的魔法——生态离开了西巷。从此,水不再清澈,庄稼和树木也渐渐枯萎,水源污染的,人类和蛙族开始生病,青蛙长老再次找到巫师,希望他回到西巷。巫师要求人类重新种下一片水草森林,由蛙族世代守护。所以,今天,西巷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蛙族哨兵,守护着共同赖以生存的水源。 然后炖出一锅暖暖的心灵鸡汤,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自然是什么?是一花一草一树一水一山林。太湖波光粼粼,枇杷林披翠挂*,杨梅树枝茂茁壮,桔林漫山遍野;青山如壁,林木茂密,百花盛开,茶芽滴翠,听取蛙声一片。自然是什么?是喃喃的乡音,熟悉的身影,温暖的笑容。嬉戏的孩童,晒太阳的花狗,收拾院落的乡邻……自然因人而生动,生活因人而美好。 我们总是带着一种在自己待厌的地方去别人待厌的地方缓口气的情绪出发,内心渴望的,不仅仅是一个村庄,而是挥之不去的恋恋情愫,带着我们回到梦中的乡村田园。乡村,是可以慢慢读生活的地儿。 早上可以在阳光和鸟儿的歌声中醒来,斜阳西照,坐在凉棚下,泡上一壶碧螺春茶,听听音乐看看书,打打瞌睡聊聊天,在百无聊赖之中找回久违的身心平静,夜晚能够在星空下安然入梦,回归蛙声一片的乡野宁静生活。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12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植物图鉴鸡屎藤也有春天
- 下一篇文章: 能稳糖降脂,同时通便减肥,集4种功效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