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材
第三节中药材的采收 1.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药材的适宜采收期。 3.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4.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原因 药材质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 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举例 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 ,可达28%,如已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 甘草在生长初期甘草甜素的含量为6.5%,开花前期为10.5%,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末期为3.5% 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 1.确定药材的适宜采收期,一般以药材质量的 化和产量的 化为原则。 2.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 (1)双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例:莪术、姜*、郁金、灭拢粉、山药等。 (2)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显著高峰期,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越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例:三颗针根——落果期(有效成分含量 )。 (3)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例:牡丹皮——3年生者为 采收年限(药材产量 )。 (4)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城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例:人参-6年生秋季采。 (5)含有*成分的药材,成在药效成分总含量高、*性成分含量 时采集。 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药用部位 采收期 举例(含特例) 植 物 药 类 根及根茎类 秋、冬季节春初发芽前刚露苗时 牛膝、*参、*连、大赞、防风 特例:浙贝母、延葫索、半夏、太子参(夏季);明*参(眷季) 茎木类 秋、冬季节 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慰冬藤 特例:苏术、降香、沉香(全年采收) 皮类 春末夏初 *柏、厚朴、秦皮 特例:川楝皮、肉桂(秋、冬季) 杜仲、*柏等可采用“环状剥皮技术” 植 物 药 类 叶类 开花前或果实来成熟时 艾叶、臭梧桐叶 特例:桑叶(秋、冬季) 花类 含苞待放时 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 花初开时 洋金花 花盛开时 菊花、西红花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 花冠由*变红时 红花 蒲*、松花粉不易迟收,过期则花粉自然脱落,影响产量 果实种子类 自然成熟时 瓜蒌、栀子、山楂 成熟经霜后 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了(经霜变*) 未成熟幼果 枳实、青皮 全草类 茎叶茂盛时 青蒿、穿心莲、淡竹叶 花盛开时 益母草、荆芥、香薷 两个采收期 “绵菌陈”(春季)、“花茵陈”(秋季) 藻、苗、 地衣类 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不一 茯苓(立秋后) 马勃(子实体刚成熟时) 冬虫夏草(夏初子座出土抱子未发散时) 海藻(夏、秋采捞) 动 物 药 类 昆虫类 虫卵孵化前 桑螵蛸(3月中旬前) 活动期 土鳖虫 清晨露水未干时 红娘子、青娘子、斑莹 两栖、爬行 动物类 春、秋两季 蟾蜍、各种蛇类 霜降期 蛤蟆油 脊椎动物类及大部分动物 全年 龟甲、牛*、鳖甲、五灵脂、穿山甲、海龙、海马 特例:鹿茸(清明后45-60天) 矿 物 药 类 全年 四、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考点 知识点内容 采收机具 保持清洁.无污染,存放在无虫鼠害和禽畜的干燥场所 综合利用 不少药材除传统药用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含有相同的成分,应综合利用 保护野生资源 ①按需采药,采收时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分期采集,合理轮采 ②轮采、野生抚育和封育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1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材传说红藤
- 下一篇文章: 紧急寻人大冶一13岁女孩子早上出门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