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观察发现,许多中草药具有补血作用,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下对症选用。

当归

当归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为临床常用的补血药。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含挥发油、亚油酸、烟酸及维生素B12等,具抗恶性贫血作用。临床常用的剂型有当归片、当归流浸膏、当归注射液等。

鸡血藤

鸡血藤有补血行血,舒筋活络之功,《纲目拾遗》言其:“壮筋骨,已酸痛....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症;男子虚损,不能生育及遗精白浊;男妇胃寒痛;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妇女干血劳及子宫虚冷不受胎”。

熟地

熟地有滋阴、补血之功,为临床补血要药,常用于血虚及阴虚诸症。《珍珠囊》言其:“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腰酸痛”。《本草纲目》言其:“填骨髓,益精血,长肌肉,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阿胶

阿胶有滋阴润肺,补血止血之功,本品补血作用较佳,为治血虚要药,并有显著的止血作用,适用于各种出血症,因而被历代医家视为补虚、养血及治疗各种出血症的必备良药,尤其对某些妇科病有特别的疗效。

何首乌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通便,解*之功,本品不寒不燥,亦不滋腻,是一味平补肝肾,精血的药物,适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昏眼花,耳鸣重听,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大便秘结,梦遗滑精等,药理研究表明:首乌含蒽醌类衍生物,以大*酚及大*泻素为主,其次为大*酸,大*泻素甲醚等,并含卵磷脂。制首乌能使切除肾上腺饥饿小鼠的肝糖元积累升高,其所含的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血球及其它细胞膜所必需的原料,能增强老年人的记忆力,治疗老年性健忘及老年性痴呆。

*芪

*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生肌,利水消肿之功。*芪为重要的补气药,《日华子本草》言其“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本草备要》言其:“益元气,壮脾胃”。凡是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脏器下垂、妇女崩带等一切气衰血虚之证,均可使用。

白芍

白芍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降阴之功,适用于阴血亏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自汗盗汗,胁肋疼痛,头目眩晕等。《本草备要》言其“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

*参

*参有补中益气之功,适用于气虚不足,主要是脾肺气虚所致的病证。《本草正义》言其:“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相甚远。尤其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

人参

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安神之功,常用于气虚欲脱,短气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单用即有效。对脾肺亏虚、心气不足、气血虚弱者,亦常为滋补要药。

鹿茸

鹿茸可补肾益髓,壮阳健骨,治疗肾阳不足,精髓亏损所致的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虚、腰膝酸痛、畏寒乏力、筋弱神疲、滑精阳萎、眩晕耳鸣、遗尿尿频、小儿发育不良及妇女崩漏带下等。《本草纲目》言其“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壮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本经逢原》言其“扶阳固阴,非它草木可比”。

丹参

丹参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之功,本品味苦降泄,入肝经血分而善活血通经,为妇科要药,适用于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及肢体疼痛及疮痈肿痛,温热病热入营血,而见高热,怔忡,时或谵语,失眠等。

灵芝

灵芝有补气益血,养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灵芝古称“仙草”、“瑞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认为其“益心气,增智慧,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此外,还有大枣、桑椹、山茱萸、枸杞子等,均可选用。

本文作者:医院胡献国

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用于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康臣医学作者招募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pzff/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