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方天麻勾藤饮
天麻钩藤饮,中医方剂名。为治风剂,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脉弦或数。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歌诀: 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神良。 组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用量: 天麻9g,川牛膝、钩藤各12g,石决明18g,山栀、杜仲、*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 水煎,分2-3次服。 功用: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出处: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主治: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脉弦或数。 方义: 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 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 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 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 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 栀子、*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 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 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配伍特点: 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 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脉弦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 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 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2、方论选录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安神,降压缓痛之功。” 来源:网络整理 喜欢就“点赞”+“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rybw/10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案用蜈蚣泡酒治疗蚊虫叮咬,效果不要太好
- 下一篇文章: 一只冈布奥就能到层,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