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郁证,贵在气机升降
赵氏对于癫狂痫呆等精神疾病,首先重视的是五脏生痰、痰邪作祟的理论。他认为,无论是内伤脾胃、外感风寒,还是抑郁不舒、愤怒羞恚,或者是素体不足、气怯于中,都可能导致气机阻滞,湿浊痰邪内蕴,形成痰邪痹阻心窍的局面,从而引发各种精神疾病。因此,在治疗方法上,赵氏常常重用生半夏、南星等豁痰开窍的药物,或者加入皂荚、白芥子、明矾等具有化痰作用的中药材。同时,他还会配伍人参、茯神、当归、白芍等扶正健脾的中药材,以帮助身体恢复正气。对于阳衰而有痰厥之象的患者,他常常使用参附相伍的方法来回阳以助温化。 赵氏在组方用药时,非常注重根据五脏盛衰情况进行调整。他通过精准的组方和遗药,使得药物能够直达病所。例如,在治疗失心癫狂的截癫方中,他仅使用了郁金和明矾两味药。郁金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的功效,而明矾则具有祛痰、燥湿、化痰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以直达病所,针对心生痰引起的失心癫狂进行治疗。由于药专力宏,患者在服药后往往会感到神气洒然。 而收呆汤则以半夏、南星、菖蒲、郁金祛痰开窍,合逍遥散(去白术)舒肝解郁,体现了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之义。脾主运化,脾胃升降失常,水谷不化精微则聚而为痰,回癫汤以人参、白术、茯神补中益气,山药、薏苡、半夏和胃健脾燥湿,肉桂、附子鼓舞清阳,全方“纯用补正之药,不尽祛痰,转能去其病根”者,健脾则如烈日当空,痰浊阴凝自散也。而启迷丹则为素有痰气而发,且又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者所设,赵氏认为肾阳为诸阳之主,命火衰土失温煦则水湿停蓄,而“肾生痰,多虚痰,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故赵氏重用辛通四气,补肝脾肾三经之圣药菟丝子,补火生土,佐人参、茯神扶正健脾,合半夏、皂荚豁痰开窍,从本立论,以治肾虚生痰者。纵观赵氏所集诸方,虽不乏辛温燥烈之品,但经其组合配伍后,却都达到了阳中有阴,走而能守,辛而不燥,温运阳和之意,既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医经旨趣,更有自出机杼,灵活辨治之理。赵氏所集诸方,犹如秋水共长天一色,美不胜收。犹如一位画家,用精细的画笔勾勒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治郁证,贵在气机升降 郁证所涉范畴极广,素有气血痰食湿火六郁之说,而赵氏辨证则重在肝脾气机升降,治疗则以疏通气机,斡旋中阳为法。 赵氏认为郁证多由“抑郁烦恼,七情所伤”,初起多为无形之疾,故治疗当以疏导理气为主,常以香附、乌药、柴胡、白芍等,以气胜者轻取,而力避克伐之品,以“不动脏腑,不伤真气”为准绳。 对郁证较久,由脏腑气机不畅,致湿食津血瘀滞,渐致有形之积渐成,或郁有化热之势者,则佐以消导清化之品,如陈皮、川朴、郁金、*连等,以消导有形之积,或清化郁热,而力戒攻逐荡涤之药。 在具体选方用药上,调理脾胃则重在调整气机升降,而兼顾湿邪痰浊为患。如其所制调理脾胃方,方以人参、茯苓、陈皮健脾益胃升阳,苡仁、山药健脾祛湿益阴,佐白芥子下气宣中豁痰,全方药仅六味,但寓调理阴阳之机,有升降相因之妙。 体现了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顺,补而兼通,则脾运而不郁,通而不耗,则胃阴不伤,故能降而不滞,看似平淡,实为丝丝入扣之法。 其疏肝解郁,则以宣通为法,而兼及郁热,除所集中方医之*鹤丹等方外,其所制三宣散,亦可谓独具杼机,方以柴胡解郁,白芍养血柔肝,结合增液汤滋养阴液以补肝体,佐丹皮、栀子清肝火退虚热以利肝用。 且于“专散肝木中之火”的方中,加用辛温之荆防,以肝木应阳春升发之性,藉荆防辛温轻扬之剂,既可因势利导,疏肝和中,使肝木火热之郁,有疏泄外达之机,更寓东垣气机升降之理,且苦寒与辛温并用,清化与疏散同施,清者自升,浊者自降,实为大家之笔。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rybw/12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腰突的偏方
- 下一篇文章: 茯苓是什么茯苓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