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方

*芪30~50g,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全当归、昆布各20~25g,丹皮、夏枯草、龙胆草、广木香、泽泻各10~15g,桑寄生、红花、桃仁、山楂、炒枣仁、生甘草各8~15g。加减若上肢麻木者,加桑枝、独活各10~15g;若下肢麻木者,加川牛膝、羌活各15~20g;若左半身不遂者,加鸡血藤30~40g,全当归加重至30~40g;若右半身不遂者重用*芪至60~80g;若痰涎壅盛者,加胆南星、川连、瓜蒌、桑皮各10~15g。制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7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其中痊愈58例,显效6例,无效3例

盆腔炎丸成份:嫩桂枝克、茯苓克、桃仁克、丹皮克、赤芍克、三棱克、莪术克、酒炙川*克、*芪克、鱼腥草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功能:清热、活血、化瘀。主治: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肿块、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规格包装:每丸重15克,每袋拾丸装。禁忌:月经期忌用。

水火烫伤膏成份:生地*克、当归克、头发克、紫草克、寒水石面克、*柏面50克、地榆面50克、香油0克、白腊克制法:用香油炸透生地、当归、头发、紫草,去渣、过滤,将白腊溶化后,兑入寒水石等4味药粉,搅匀为膏。功能:清热、凉血、解*生肌。主治:水火烫伤。用法:外涂

止血粉成份:马勃25克、丝瓜络10克、白芷10克、花蕊石25克、白芨10克、枯矾20克、陈石灰10克、 2.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研匀。功能:止血、消肿、止痛。主治:术后出血。用法:外撤。

专方效方:四肢发麻方

组成:

生*芪30g、炒白术15g、川芎10g、紫丹参15g、桂枝10g、威灵仙10g、川牛膝15g、鸡血藤30g、菘筋藤30g(可用伸筋草30克代替)、大枣6枚。

服用方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加减:

如头昏、疲乏无力、心悸者,加*参15g、山茱萸24g;

如肢端发凉,恶寒喜热,遇热麻木减轻,此为阳虚体质,加制附子10g;

如活动后麻木加重者,此为血虚,加阿胶12g、当归12g、旱莲草30g;

如平时好生闷气,心情不开朗者,

加广木香6一9g、制香附12g;

如身有蚁走感、小虫行的感觉,加僵蚕12g;

如肢端顽麻,上肢加桑枝12g,天麻10g;下肢防己10g、天麻10g。

治胁痛验方

中医认为肝胆居胁下,其经脉布两胁,胆附于肝,其经脉循于胁,故胁痛,多属于肝胆之病。

  胁痛是多表现为走窜不定的刺痛或胀痛,还可引起胸部不适,见于现代医学中各种肝病、胆囊炎等。中医认为肝胆居胁下,其经脉布两胁,胆附于肝,其经脉循于胁,故胁痛,多属于肝胆之病。

  1.柴胡6~10克,*芩15克,蒲公英30克,炒枳壳10~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l剂。

  2.枳实30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人参15克。上药研末,每次服6克。用于两胁疼痛。

  3.香附、郁金、柴胡各6克。水煎服,或等份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2次。用于气滞胁痛。

  4.瓜蒌12克,红花、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于血瘀胁痛。

  5.糯稻根须50克,鸡骨草25克,白糖适量。水煎,加糖调服,每日l剂,分2次服。用于肝炎胁痛、发热。

  6.玫瑰花10克。以玫瑰花代茶冲饮,每日1剂。用于肝气郁积的胁肋痛。

  7.蟹壳、红糖、*酒。蟹壳焙焦研成粉末。用红糖凋匀,每次以热*酒少许送服,每次10克,每日2次。用于胸胁结痛。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强直性脊柱炎千家妙方,百治百效

中风后遗症最全的中医验方,珍藏吧!!!

一根皂角刺,治病大功效!4种妙用法,4大疾病,百治百效!

陈超老中医拿手的8个专病专方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

中医皮肤病外用药汇编(七)

经方广用之吴茱萸汤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验方

老石更中医男科:

早泄中医治疗附中医治早泄方子(中医男性延时配方、经典中药配方)王久源临证心法

治疗阳痿早泄的秘方:强龙汤、三宝振雄丹、举阳散

开郁泻火,逐瘀降浊——大柴胡汤治疗阳痿

男科临证选药(值得收藏)

郭*教授治疗男科疾病对药与角药拾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rybw/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