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指的是动则汗出,甚至不动也汗出遍身的情况。

这算是一个中医的特色病种,可以发挥中医的独特疗效,理应每个中医人掌握。

自汗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气虚不摄。

出的汗是虚汗,是冷汗,是无奈的。

武侠小说中,形容一个大侠“功力深厚”,描述是一系列的大动作之后“面不红、气不喘、心不跳”。

而表达其“功力不足”,描述是稍有打斗之后,便“面红气喘、筋疲手软、心跳出汗”。

平素自汗的人,其实就是因为“功力不足”——气虚!

辨证特点是——神疲乏力少气,稍动汗出如水。

气虚自汗的选方,可以用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针对是肺脾气虚,功能益气固表止汗,效果确切。

但应用时,要注意三方面的细节:

、剂量。

原方是散剂,一剂打成粗末后,每服三钱(9克)。

单次剂量相对较小。

临证多改成汤剂使用,剂量需用大一些。

生*芪可用至g,炒白术可用至60g。

防风倒不必太大,10g即可。

第二、速效。

气随津脱,久汗大汗之后,不仅气虚,多为气阴两虚。

所以,一方面,用药必须速效,迅速止汗。

另一方面,凡自汗者皆需考虑患者气阴两虚的问题。

用药上,可以在玉屏风散中加入大剂量的山茱萸,敛阴止汗固脱之功非同小可。

可以大大提高玉屏风散固表止汗的效果。

必要时,可以合用生脉饮和牡蛎散,疗效更强。

第三、通肠。

气虚必然引起气机郁滞。

自汗患者,一定要先排除肠道积滞的问题。

肠积腹胀便秘者,胃气不降,则周身气机皆不能顺降。

气机不降则易上逆外泄。

换句话说,肠腑不通,自汗难好。

参考方药及剂量:

生*芪g,炒白术60g,防风10g,生龙骨30g,煅牡蛎15g,山茱萸45g,鸡矢藤30g,火麻仁30g,陈皮5g,大血藤20g。

另可嘱患者自行购买生脉饮口服液,每次两支,每天三次作为辅助治疗。

既可以快速补充体力,缓解疲乏感,又可以敛阴止汗,一举两得。

疗效非常满意。

单用汤剂,一般都可以在3剂内止汗。

汗止之后,视病情减量,或者改用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善后。

切勿长期服用。

注意:文中方药只适用于自汗中的气虚不摄证和部分气阴两虚证,并不适合其他如湿热、瘀血、阳明腑实、肝热、血热等引起的自汗。

当然,气虚仍然是最常见的一种,所以掌握该型已然可以搞定临床自汗病十之八九,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盗汗并非只阴虚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兰州哪家好
卡泊三醇软膏激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sltx/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