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五味子非彼五味子
最近朋友采了一株南五味子(学名:KadsuralongipedunculataFinetetGagnep.)(植物名),和我调侃道,可以拿到药材市场去卖了。我的回答是,这个不是药店里卖的五味子,药店里的南五味子是药典上记载的 ,由华中南五味子这种植物的果实入药的 南五味子(植物名),是木兰科的一种植物。 而南五味子(中药名),是来源于木兰科的另一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那就是华中五味子(学名: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etWils.inSargent,Pl.Wils.)(植物名)。 当我们学完《药用植物学》或者《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准备进阶《中药学》的时候,必须明白以下几个概念: 举个例子,就拿大*这味药来说吧,大*作为中药,它的入药来源是蓼科植物掌叶大*(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R.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RheumofficinaleBaill.)的根茎。掌叶大*的植物别名又是葵叶大*(RheumpalmatumL.)、北大*(RheumpalmatumL.)、珠莫萨(RheumpalmatumL.)。大*这个药物,还有个别名叫将*、川*等。古代的名字和现在的名字一样就叫大*。 1植物正名对应中药正名一对一是指一个植物入药只做一味中药,或者说这味中药只有一种植物来源(图片中左边为植物名,右边为中药名,下同) 多对一是指多种不同植物均可以做一种药物使用,或者是这种药物的来源很广 一对多是指一种植物入药部位、炮制方法不同可以作为不同的药,可以说是不同的中药来源与同一株植物,因为入药部位或者炮制方法不同,而名字不一样。 2中药正名对应中药别名别名很杂乱,导致很多别名一样,甚至有些中药别名也和植物别名相同、别名和正名相同而导致用药错误。别名没必要都去记住,只需记住几个特殊的。但别名同样不可以忽视。比如益母草这个药物还有个别名叫”茺蔚",与此同时,益母草这种植物的种子入药,正名并不是叫“益母子”,而是叫“茺蔚子”。也就是说,了解了别名,有可能就记住了另外一种药物的正名。 3现代中药名对应古代中药名其实中药正名是不断变化中的,近几年“龙胆草”改名为“龙胆”、“橘皮"改为“陈皮”、“红藤”改为“大血藤”就是 的例子。所以在查阅古代的医药书籍时,更不能以现在的药名来去理解。不然会造成用药错误!比如古代的青木香是指质量良好的木香(菊科木香AucklandialappaDecne.的根),而不是现在的青木香(马兜铃科马兜铃AristolochiadebilisSieb.etZucc.的根);古代张仲景书里的枳壳完全是我们现代的枳实。所以,学习中药学博古通今还是很重要的。 4植物正名对应植物别名众所周知一株植物有许多别名。但是正是由于一株植物有许多别名,导致了很多别名重合,才出现一个别名对应了许多植物。 5易混淆而易出现用药错误的中药中药中有很多中药名称分南北,有些中药虽然名字上有南北之分,植物科属不同,但功效差不多,比如北沙参(伞形科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与南沙参(桔梗科轮叶沙参Adenophoratetraphylla(Thunb.)Fisch.[A.vuerticillataFisch.;CampanulatetraphyllaThunb.]和沙参Glehnialittoralis)。但很多功效不一样的,不可以混用,比如北五加皮是香加皮,香加皮无补肝肾的作用,关键还有*,能与五加皮混用吗? 再有一些地道药材的混用,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关木通与木通混用事件,也就是20年前的龙胆泻肝丸事件。关木通是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具有马兜铃酸,对肾功能有损伤。关木通是东北主产的,产量大相对便宜。而木通是木通科的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无马兜铃酸,相对而言是安全的。两者不可以混用。不过幸好,关木通由于有马兜铃酸,现在已经取消药用标准。 还有相似名字的中药混用。比如,天仙藤是马兜铃科马兜铃AristolochiadebiLisSieb.etZucc.的茎,而天仙子是茄科莨菪HyoscyamusnigerL.的种子。 所以搞清楚中药名、植物名以及古代的名称,对于学习中药学有着相当大的帮助,更为临床实践时避免一些用药错误。 编辑/章凯炜审核/喜鹊老师 章凯炜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sltx/1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湖北十堰产地价格快讯年4月10
- 下一篇文章: 第天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大血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