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会流血的植物
在植物界,无奇不有,神秘莫测,正是这些姿态万千、稀奇古怪充满神奇色彩的植物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使人类不断去探索植物界奥秘。 一般的植物,在损伤之后流出的树液是无色透明的。有些树木如橡胶、牛奶树等可以流出白色的乳液,但你恐怕不知道,有些树木竟能流出殷红“血”来,像龙血树、鸡血藤,树皮一旦被割破,就会排泄像血一样的液汁。龙血树是国际上最独特的树,传说是在巨龙与大象交战时,血洒大地而生出来的。在热带海滩生长的红树林,也会流也血一样的液汁。这些会“流血”的植物,他们的名称或别名都不离“血”字,而且大都具有活血补血、通经活络等功效,例如:龙血树、鸡血藤、大血藤、血齿菌等。 因为这种以木通科大血藤的茎入药的植物,其藤茎被砍断时会流出如鲜血般的红色液体。 会“流血”的藤本植物—鸡血藤 鸡血藤又叫活血藤、血风藤、马鹿藤、九层风、红藤等,为豆科密花豆属多年生木质攀援植物密花豆,主要生长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的山谷林间、溪边及灌木丛中,主要寄生在大树树干上。 鸡血藤被砍之后为什么会“流血”? 不同于其它豆科植物的是,鸡血藤的茎受伤或被砍断时会变成淡红棕色,然后慢慢变成鲜红液体流出,因很像鸡血,故名鸡血藤。这种“血”干后,凝固成亮而发黑的胶丝状的斑点。 鸡血藤为攀援状乔木、灌木或为高大木质藤本。花两性,且两侧对称,位于近轴上方形似蝶首的两片花瓣为旗瓣,两侧平行与蝴蝶翅膀极为相似的两枚花瓣为翼瓣,位于最下方形状有点像盟友蝶尾巴边缘合生的两片花瓣为龙骨瓣。鸡血藤花由紫色、玫瑰红色或白色花冠组成腑生或顶生的总状或圆锥状花序,串串悬挂在空中,恰似小蝴蝶,散发出浓郁的蝶恋花香,在空中争奇斗艳,随风飘荡。在庭园中供棚架庇荫,与紫藤有同样效果,但其花色更为艳丽,晚夏开花,冬季半常绿,更受欢迎。 除供观赏外,藤和根供药用。 鸡血藤是一种民间常用活血止痛中药,一般秋、冬二季采收藤茎,除去枝叶,切片,晒干或鲜用。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并与木部相间排列成3至10个偏心性半圆形或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以树脂状分泌物多者为佳。 味苦涩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具有活血补血,散气行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手足麻木、风湿痹痛,肢体瘫痪,血虚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会“流血”的树——龙血树 龙血树又被称之为流血之树、活血圣药、植物寿星。据说古时巨龙与大象交战时,巨龙的血洒大地,后来从土壤中生出来的便是龙血树。当龙血树受到损伤时,它会流出深红色的像血浆一样的粘液——这种在传说中被认为是龙血的粘液,龙血树因此而得名。 龙血树的树脂 进口血竭 龙血树为什么会流血呢? 龙血树树皮一旦被割破,便会流出殷红的汁液,像人体的鲜血一样,其实并不是鲜血,这种液体是一种树脂,暗红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血竭。 它大多分布于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乔木,有树干和扁平的革质叶,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域,被通称为“龙血树”。另一类为灌木,细茎,带状叶,一般生长在热带雨林中,通常作为观赏栽培植物。 乔木类龙血树是属于百合科的乔木。虽不太高,约10米多,但树干却异常粗壮,常常可达1米左右。它那带白色的长带状叶片,先端尖锐,像一把锋利的长剑,密密层层地倒播在树皮的顶端。 一般说来,单子叶植物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能继续加粗生长了。龙血树虽属于单子叶植物,但它茎中的薄壁细胞却能不断分裂,使茎逐步加粗并木质化,而形成乔木。它也是长寿的树木,最长的可达六千多岁。 拥有“恶魔”果实——大血藤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台湾一带,生长着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叫做大血藤。它通常象蛇一样缠绕在其它树木上。它的茎可以长达10余米。如果把它砍断或切开一个口子,就会有像“血”一样的树脂流出来,干后凝结成血块状,故称之为“大血藤”,别名:血藤、过山龙、红藤、千年健、血竭、见血飞、血通、大活血、*省藤、红血藤等。 大血藤亦称“红藤”,只有一属 种。为木通科大血藤植物,以根和藤入药,根和藤入药有强筋骨、活血的功效,用以治阑尾炎、跌打等症。 大血藤(藤)味苦,性平。入肝,大肠二经。具有清热解*,活血,祛风等功效。可治疗筋骨疼痛,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等,并有散气、去痛、祛风、通经活血之效。 为什么这些别名都不离"血"字? 因为其藤茎被砍断时会流出如鲜血般的红色液体。 大血藤切片非常有特色,坚硬的横切面,大部分*白色,栓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 特色的是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 大血藤的浆果造型十分有趣,多个肥厚的肉质聚于果柄,多数着生于一个球形花托上。 会“流血”的红木——胭脂树 说来也巧,在我国云南和广东等地还有一种称作胭脂树的树木。如果把它的树枝折断或切开,也会流出像“血”一样的液汁。而且,其种子有鲜红色的肉质外皮,可做红色的染料,所以又称作红木。 胭脂树属红木科红木属,为常绿小乔木,一般高达3—4米,有的可到10米以上。其叶的大小,形状与向日葵叶相似。叶柄也很长,在叶背面有红棕色的小斑点。有趣的是,其花色有多种,有红色的,有白色的,也有蔷薇色的,十分美丽。红木连果实都是红色的,其外面密被着柔软的刺,里面藏着许多暗红色的种子。 胭脂树围绕种子的红色果瓣可作为红色染剂,用以渍染糖果,也可以用于纺织品染色。其种子还可入药,为收敛退热剂。 树皮坚韧,富含纤维,可制成结实的绳索。奇怪的是,如将其材相互摩擦,还非常容易着火呢! 会“怀孕”、能“排汗”、 还“流血”的植物——红树林 红树林为什么会“怀孕”? 说它“能怀孕”,是因为其独特的繁殖方式——这种红树林的种子成熟后并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持续发育,直至长成具有支撑根和呼吸根的棒状幼苗,随风跌落到海滩泥地上,便独立生长成林!这种现象常被称之为胎生现象。 红树林为什么会“排汗”? 说它“会排汗”,是因为其对盐渍的适应——红树植物根系有拒盐的功能,部分植物还可通过叶片表面盐腺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 红树林为什么会“流血”? 说它“还流血”,是因为其富含单宁酸——红树林主要组成植物为红树科植物,其树皮富含单宁酸,该物质遇空气中的氧气后发生氧化反应而呈红色,所以看起来像流血一样。 红树林有什么作用呢? 红树林为人们带来大量日常保健自然产品,如木榄和海莲类的果皮可用来止血和制作调味品,它的根能够榨汁,是生产亚洲女人经常使用的贵重香料。在印度,木榄和海莲类的叶常用于控制血压。斐济的岛民利用海漆类的红树林树叶放入牙齿的齿洞中以减轻牙疼。据说红树林的果汁擦在身体上可以减轻风湿病的疼痛。在哥伦比亚的太平洋海岸的人们浸泡大红树的树皮,制成漱口剂来治疗咽喉疼。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用红树林的果实榨的油,用于点油灯,还能驱蚊和治疗昆虫叮咬和痢疾发烧。 岩壁上“流血”植物——“红孩儿” 在一些灌木丛或者岩石壁上,有时能看到一种植物,外表毛乎乎的,根茎特别的硕大,农民伯伯看到都会立马把它采回家,用来止血,村民管它叫做“血葫芦”。它不但外表看起来很奇特,里面的果肉更是新奇,如果你用刀切开会发现它流出像血液一样的汁水,而且整个瓤子也是全部的鲜红。 “红孩儿”又被称为“血葫芦”,为薯蓣科植物薯莨DioscoreacirrhosaLour.的块茎。薯莨为多年生宿根性缠绕藤本植物,块茎肥大,长者数节,多须根,表面粗糙且常有疣状突起,其肉质呈棕紅或紫红。多年生块茎基部常裸出地面,量多者可挖出二、三十斤以上。其块茎红肉多汁,为优良的红褐色染料。 “红孩儿”为什么会流血? 因为其块茎富含单宁及胶质,单宁遇空气中的氧气后发生氧化反应而呈红色,所以看起来像流血一样。 薯莨亦属于中药材,味苦、涩,性平,有小*。具有活血止血,清热解*等功效。主要适用于活血,止血,理气,止痛。它是治疗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痛,蛇咬伤,外伤出血的一味良药。治疗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崩漏,内伤吐血等等都有很不错的疗效。 薯莨生长在气候温热的南方,自古即为南方重要的染料。过去薯莨除了用来染衣服及纱线外,也大量地用来染棉麻编制的鱼网,这主要是因薯莨富含单宁酸及胶质,染色之后能加强纤维韧性,并防止海水腐蚀鱼网纤维之故。另外,先民也以薯莨鞣制皮革,据说也曾有不小的产量。 会流泪的菌类——血齿菌 乍一看到图片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一块草莓蛋糕被人扔在了林子里。但其实,它是长在林子里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 的特点就是它会“流血”,不信你看,植物上的红色的液体,就是从它自身流出来的。 深山里的这种植物“会流血”,看起来美味却无人敢食,你见过吗? 这其实是一种菌类,在它的身上分布着细细密密的气孔,那些看起来像血的液体就是从那里流出来的。这种植物长得这么“妖艳”,有没有*?能不能吃呢? 虽然这种菌类是没有*的,但是它也不能吃。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种菌类看起来美味,但其实味道甚苦,估计这也是它能留存至今而不灭绝的原因吧。那么,这种植物叫什么呢? 这种菌类名字叫做血齿菌,学名“Hydnellumpecki”,又名血牙真菌,它其实还有许多不同的名字,都和橘子或者血有关。是蘑菇的一种类型,在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和中欧的松树林中非常常见。 历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有人觉得它可爱,叫它“草莓加蛋糕”;也有人觉得它可怕,叫它“恶魔牙齿”。虽然这种植物不能吃,却对医学做出了极大贡献。 科学家通过研究与调查发现,血齿菌渗出来的红色液体中含有一种特有的抗凝血剂,它拥有与肝磷脂类似的特性。 血牙真菌 真菌家族另一个不同寻常的成员——血牙真菌,它还有许多不同的名字,都和橘子或者血有关。它是一种具有各种形状的真菌,它能够渗出红色粘液,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流血牙齿掉落在地面上。它看上去有点儿像草莓和乳酪,但是不能食用,虽然它没有*性,它的辛辣苦味不适于食用。同时,这种真菌还从环境中吸收重元素铯-,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们分布在美洲和欧洲,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地区,也是通常生长在松树林中。 刚一看到,你会以为它的菌盖上面鲜红色的液体是哪个可怜的动物路过时溅在它白色的菌盖上的。但观察的仔细一些,你就会发现,这是从它自己的气孔中渗出的液体。 也有人说血齿菌别名是血牙真菌,本人是食用菌初学者,未入门,编辑这稿件,在查资料时发现真菌也会有流血现象,非常好奇,所以确定分享。希望食用菌专家们指正。万分感谢! 邓乔华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sltx/1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热疯本周天气一路开挂,最高温36
- 下一篇文章: 冷空气杀回大冶明起气温狂降接着又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