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乌

地乌,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林荫银莲花的根茎。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湖北西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具有祛风湿,利筋骨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地乌图片

地乌图片

地乌图片

地乌图片

地乌简介

药材名:地乌

拼音:DìWū

别名:蜈蚣三七、地雷、黑地雷、金串珠、二轮七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林荫银莲花的根茎。春、夏采收。

性状:根茎条状近圆柱形,或呈长圆形块状,长2-8cm,直径0.2-1.2cm,节明显或不明显,节间较短。表面棕色褐色,粗糙,可见根痕及少数细长的须状根;顶端有干枯的茎在及叶基。质坚,断面*棕色。气微,味辛、苦。

化学成分:根茎含巨头刺草皂甙D(giganteasideD),林荫银莲素B(flaccidinB),皂甙(saponins)AF-A、B、C、D,皂甙AF-C即为林荫银莲花皂甙Ⅰ(flaccidosideⅠ),还含林荫银莲花皂甙Ⅱ、Ⅲ。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归肝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孕妇忌服。

地乌的功效

祛风湿,助筋骨。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地乌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腹腔注射地乌煎剂对家兔伤寒副伤寒所致发热有明显降湿作用,对小鼠化学致痛( 扭体法)有显着镇痛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地乌精制皂甙mg/kg,能明显抑制其自发活动并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试验也证明两药有协同作用。

2、*性

小鼠腹腔注射地乌精制皂甙,LD50为±11.7mg/kg,*性表现为小鼠安静、闭目,30min后缓慢死亡。小鼠腹腔注射煎剂的LD50为21.6±4.4g/kg。

地乌的用法

内服:1钱。--《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中华本草》

地乌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风湿

地乌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三钱。或地乌三钱,白龙须二钱,大血藤、大风藤各五钱。泡酒二斤,每次服一小杯。(《贵州民间药物》)

②疗伤,发散,助筋骨

鲜蜈蚣三七根二至三两,切片,加白糖炖汁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每天5分钟,学中草药知识,追求健康饮食!

如果大家需要了解某种中草药的相关知识,可以先长按识别下方的







































北京 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szhj/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