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名医别录》

PerillaeFolium

来源及名称释义

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叶

功效及辅助记忆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经

主治病证

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脾胃气滞证

气滞胎动证

食鱼蟹中*引起的腹痛吐泻

图片

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

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凹点状的腺鳞,气清香,味微辛

采收加工紫苏叶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梗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治鱼蟹中*,可单用至30~60g,不宜久煎

补充

本品是同一基原植物多部位入药之典型代表,其叶、梗及果实入药形成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均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但三者传统功效有异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紫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相关论述

“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则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本草纲目》)

“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脯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看所用不同,法当详之。”(《本草汇言》)

▼往期精彩回顾▼

山豆根、马齿苋、大血藤、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金荞麦、木蝴蝶、鸦胆子、半枝莲、秦皮、白薇、青蒿、地*、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szhj/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