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 药物 http://m.39.net/pf/a_4525477.html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脑心通胶囊是在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味虫类药和活血化瘀药制成的一种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包括*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醋乳香、醋没药、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共16味药材。脑心通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可降低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心功能等,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

01

资料与方法

1.脑心通胶囊化学成分的收集与ADME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策略,根据文献中的高分辨质谱数据收集脑心通胶囊的化学成分并进行ADME(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分析,其中3个重要的参数为:口服生物利用度、小肠上皮细胞渗透率和类药性。

2.基于上述符合筛选标准的脑心通胶囊候选活性成分,检索和收集每个候选活性成分的靶点。

3.在TTD和CTD数据库中,获取冠心病的相关靶点,并进行标准化。

4.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并分析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

5.利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索脑心通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02

结果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策略获得了脑心通胶囊中72个活性成分对应的62个潜在作用靶点。由“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及其分析结果可知,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活性成分(槲皮素、染料木素、山奈酚、芹菜素、芦丁、木犀草素、鹰嘴豆芽素A、汉*芩素等)。其中槲皮素可作用于45个冠心病靶点,表明其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脑心通胶囊中的(槲皮素、染料木素、山奈酚、芹菜素、芦丁等)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前列腺素G/H合成酶1(PTGS1)、凝血因子2(F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B2)、雌激素受体α(ESR1)、一氧化氮合酶3(NOS3)等靶点,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抗心肌缺血等途径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脑心通胶囊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冠心病的作用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03

延伸

脑心通胶囊源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的补阳还五汤,配方组成包括*芪和川芎、丹参和地龙、红花和水蛭、醋乳香和全蝎等。该方剂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化瘀之功效,可用于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脑心通胶囊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粘度,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功能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szhj/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