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7
轮复习 第三十七天 二、主要用于热*痢疾的清热解*药。(有明显的抑菌抗炎的作用) 1、鱼腥草 辛,微寒。归肺经(芳香气味,用鲜品,不宜久煎。)(掌握) 1、清热解*:长于清肺热(可以用于肺痈咳吐浓痰。) 2、消痈排脓:(局部新鲜捣绒外敷) 3、利尿通淋:清利湿热,湿热淋症常用。 2、蒲公英(古称:地丁又叫*花地丁) 苦、甘,寒。归肝、胃经。(掌握) 1、清热解*: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也清脏腑热,尤其肝区(目赤肿痛,耳道流脓);胃(急性胃炎) 2、消肿散结:用于各种疮痈,内服外用;更适合乳痈 3、利湿通淋:治疗淋症为主(*疸性的肝炎)食用野菜,是甘味(健胃剂,用量大滑肠。30克以上) 3、紫花地丁 苦、辛,寒。归心、肝经。 1、清热解* 2、凉血消肿:治疗内痈外痈, 用于疔疮 4、土茯苓 甘、淡,微苦(功能)平。归肝、胃经 1、清热解*:治疗各种疮痈肿痛,内痈外痈都用。长于治疗梅*,汞* 2、清利湿热 5、熊胆 苦,寒。归肝、胆、心经。 1、清热解*:广泛应用在各种疮痈。肝火上炎,小儿惊风。 2、息风止痉:对痉挛、抽搐、小儿惊风的热症,寒症不用。 3、清肝明目 不能做汤剂,主要用散剂。 6、野菊花 苦、辛,微寒。归肝、心经(可以与菊花互相代替使用。野菊花没有疏散风热作用。) 1、清热解*:治疗疮痈肿痛功能优于菊花;其他功效平肝阳 7、红藤(大血藤) 苦,平。归大肠、肝经。 1、清热解*:主要用于疮痈;常用肠痈(急性阑尾炎) 2、活血,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任何疮痈都可以配伍。跌打损伤,淤血引起的月经不调。 8、败酱草 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经常与红藤配伍在一起,可以清热解*也可以活血化瘀。) 1、清热解*,消痈排脓:清热解*作用比红藤强,活血化瘀不如红藤。(各种急性炎症使用,尤其妇科盆腔炎等)清热解*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 2、祛瘀止痛 背了的,留言默写中药的记忆口诀,口诀还没背的,要加紧开始了,还没买资料的,可以买了 18考研复习资料计划推荐整理 巩固复习 第三十六天 第三十五天 赞赏 人赞赏 治愈白癜风多少钱西安白癜风专科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