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养生药材仅一字之差,功效却天差地别
冬天一到,在家煲一碗“靓汤”、煮一锅滋补的糖水,暖身又养生。煮糖水、煲粥或煲汤时,大家都爱放各种药材,就像“人参”与“*参”、“红枣”与“黑枣”等。 这些药材的名字仅一字之差,对于非中医专业人员,常常是“傻傻分不清”。一旦不小心吃错了药材,产生的疗效可能截然不同。 *芪与蜜*芪 后者补气功效更强 *芪 *芪是一味名药,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凡是气虚(易疲劳、乏力)、气血不足(贫血)、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芪来补气。每天喝一杯*芪水,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尤其适合冬天。 此外,*芪可以缓解感冒不适,可“固表”、增强免疫力,避免感冒病*入侵。 蜜*芪 蜜*芪经过*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即为蜜*芪。 虽然蜜*芪的功效与*芪大致一样,但是由于经过了蜂蜜炒制,其补气、润肺的功效更强。 推荐:*芪猪肚汤(补气) 食材:猪肚1只、*芪克、陈皮30克、枸杞适量、姜少许、白醋、面粉适量 做法: ①将猪肚去脂膜,用白醋、面粉揉搓猪肚并洗净; ②姜片切细丝,枸杞洗净备用; ③*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 ④加水、姜丝、枸杞,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盐即可。 茯苓与土茯苓 前者药性较平和 茯苓 “十方九苓”中的“苓”,指的就是茯苓。茯苓是临床运用最多的四大传统药材之一,其味甘、淡,性平。 《用药心法》中提到:“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茯苓除了祛湿,还能健脾和胃,适合脾虚湿热、脾不健运者。 土茯苓 土茯苓属于植物性中药,本身长有根部,根上面可明显看到一根根节状,并在周围长着许多小须。 其味苦,入肝、胃二经,有解*除湿、通利关节、杀虫止痒的作用,偏向于解*之功。 但肝肾阴虚者慎服,且不宜用铁器煎煮;此前有报道称,土茯苓也可引起药源性肝损害,故不宜过量或长期频繁服。 推荐:茯苓薏米粥(健脾利湿) 食材:薏米60g、茯苓15g 做法:将薏米、茯苓洗净后磨成细粉;在锅中加入适量水,待大火煮沸后加米熬成粥,再在将熟时加入药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三七与土三七 吃错有中*风险 三七 三七的叶子较大,呈手掌状,开出的花为红色,其含有皂苷、三七素等多种成分,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大家应该选择外形矮胖、切面颜色灰绿、纹路清晰的三七,效果会更佳。 土三七 土三七的叶子偏小,呈明显的对称性,开出的花是*花,多用于镇静安神。要注意的是,土三七的*性比三七大,过量服用容易中*,严重则危及性命。 推荐:三七花茶(清热安神) 食材:三七花3~5朵、白开水、青果 做法:取3~5朵三七花,用ml的开水冲泡即可,能够清热、安神;可在三七花茶中加入青果,缓解咽喉不适。 “姜”类 用途、功效有差异 生姜 烹饪时用到的姜片、姜丝、姜蓉、姜汁等,都是用生姜制作。生姜性微温、味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 出现鼻塞、流清涕等症时,来一杯红糖生姜水能缓解风寒不适;在风寒咳嗽、恶心呕吐时,含一片生姜,可以止咳、止呕。 此外,在生姜中,颜色深、质地结实、纤维多、水分少、辛辣味强的“老姜”,入药的效果更佳。 干姜 干姜性热、味辛,是由生姜晒干或烘干而成,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之效,多用于寒饮伏肺的喘咳及脾胃虚寒者。 而干姜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咽痛、咽干、大便秘结等热性者也不宜。 炮姜 炮姜是将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色而成。炮姜的性味、功效与干姜差不多,但辛燥之性减弱,可温经止血、止痛,也用于妇产科。 推荐:姜撞奶(调胃、驱寒) 食材:40g生姜汁、g全脂牛奶、30g白糖、1勺奶粉 做法: ①?碗内铺上一块纱布,一块生姜擦成丝放入纱布并包起,挤出姜汁备用; ②?锅中倒牛奶,加上白糖、奶粉,开中火搅拌至白糖和奶粉融化即可; ③?碗中倒入姜汁,晾上2~70度左右,把煮好的牛奶倒入姜汁里,不要搅拌不要晃动,盖上盖子等待凝固,约10~20分钟即可。 “参”类 大同小异,以滋补为主 人参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宁神益智、生津止渴等作用,为名贵滋补药物之一。对大病、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者都有很好效果。 另外,健康儿童不宜服用人参和人参类补品,谨防儿童性早熟。 红参 红参药性更温、火力更大、劲更足、功效也更持久,其补阳气、养气血的功效自然也就非凡了。 凡有面色苍白暗淡、手脚冰凉等阳虚症状者,都可选用红参进补。但阴虚火旺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红参。 沙参 沙参有养阴清肺、化痰止咳之效,其还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之分,功效上很接近。 北沙参适用于肺气阴不足、久咳不愈者;南沙参适用于外感热病后咽喉干痛者。 推荐:炖人参(滋补) 食材:人参片适量 做法:炖服时将参切片放入碗中,加适量水后密闭碗口,放入锅内隔水蒸,蒸1~2小时即可。 “枣”类 最后一种叫“枣”却不是枣 红枣 红枣吃起来更原汁原味,完全是枣的味道。红枣性偏温、味甘,含有多种维生素、14种氨基酸、36种微量元素等,能补中益气、安神。 它素被民间视为补气佳品,可缓解面容枯槁、肌肉失润、气血不正等症。 蜜枣 蜜枣是枣经常多道程序加工而成,除了保留了枣的营养成份外,还增加了甜度感。 蜜枣的药性较缓和,口感较甜,小孩子和老人家会比较喜欢吃。 黑枣 黑枣不属于枣,是柿属植物,它含有丰富的多酚、花青素和单宁类物质,主要功效是调养脾胃,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消化不良、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空腹也不宜食用。 推荐:红枣煮蛋(改善气色) 食材:红枣、桂圆、鸡蛋、糖 做法:红枣加桂圆煲红糖水,到枣烂、桂圆绵时,打一只鸡蛋;继续用小火焐熟鸡蛋,最后加糖即可。 编辑/*骞文 资料?/?实用小窍门 上观号作者:上海*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11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健康课堂它是夏季除湿宝健脾胃
- 下一篇文章: 聆听汉字之美饮食字传作料篇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