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课(点击回放:中药讲记之师徒对话 讲)我们讲到环境赋予了中药功效。这一堂课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中药。正如我们之前提过的,不是每一种中药都可以用我们说的方法来阐释其功效。上一堂课讲水边生长的植物大多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我们也强调是大多数如此,而绝非所有都是,你不能把问题看的太 。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嗯嗯,我明白的。老师是希望可以让我培养一点对中药的兴趣。我以后可以留心下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中药,比方下次去哪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玩,我会去注意那里的一些植物。它们的功效我可以略推一二。

老师!感觉好像凡是花草叶子类的中药都可以清热解*。

比如哪些药呢?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比方金银花、菊花、马齿苋、桑叶、蒲公英、大青叶、紫花地丁、白花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等等。这些都是花啊,草啊。都可以清热解*。

有时候在路上看到一颗青翠欲滴不知名的草,我首先感觉它可以清热,先不说能不能解*。我把它搓一搓都能感受到它的浆汁。

一颗植物的生长可以说是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这种精华变成了它的浆汁。所谓精华者,顺应四时之变,谨守阴阳之道也。治病莫过于求平和之法,处平和之方,寻平和之药。所以本草应运而生。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老师!中药的水煎剂一般都能抑制细菌生长,同样新鲜植株的浆液也是可以杀菌抑菌的,我觉得把这种功效就可以称之为清热解*。当然这是我自己个人的理解。

可以,你在用心思考。观察绿色的叶子,想到它饱含浆液,用以清热。这是一种取象思维。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我一看到绿色的叶子,饱含浆液,就觉得它可以用来治疗被烫伤的红红的皮肤,可以清热解*。

其实中医非常讲究取象比类。这种方法不仅仅可以运用到中药中,在中医养生观中,也处处有体现。《*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讲:“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容,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老师,我觉得这四段话为我们描绘了四幅画面。像 幅是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万物开始生长。有一个人早上起床披散着头发在自家庭院中散步,怡然自得。

没错。这幅画里面就有一个象,也就是我说的取象比类的象。这个象的含义是生机,萌芽,象征新生命的开始,犹如清晨初升的太阳,此时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尽之前的一种状态。那么这个象就是春天的象,我们养生也要学这个象的状态,我们的身体要舒展开,“被发缓行”,好好感受春天的气息,好像自己也融入了春天之中。春季养生就是取这个象,然后把这个象类比到我们的起居,锻炼,饮食各个方面中去。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老师!既然讲到取象比类,那么中药是如何取象的呢?

所谓取象,我们往往是通过观察这一味药的外观,颜色,质地,气味,甚至我们所尝到的味道来取这个药的象。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哦哦,原来有这么多角度可以取象。

你比如看下面这味药。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路路通。

没错。路路通,浑身是刺,而且身体中空。它的象以通取之。你看它周身有孔,说明善走行,可通经络,通乳汁。它浑身有刺,说明它有破的功效,比方破气散结。而且通络的药大多可以祛风除湿。

我们再看皂角刺这味药,长尖尖的刺。长刺的药都有一种破的象,可以消肿排脓,消癥瘕积聚。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嗯嗯。

外形中空可以通。比如白茅根、芦根,它们自身就是中空,所以它们的象也是通,可以利尿通淋。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还有一味药也是中间有孔——丝瓜络。

这味药可以通络通乳。所以我们总结一下通的象:通经活络,通乳汁,利尿通淋。一般这样的药外观都是中空的。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嗯嗯,我知道了。

我们来看另一类象。藤类的药,这种药有着长长的藤,藤就好比人体的经络一样,弯弯曲曲,四通八达,所以它的象就是通经络。一般藤类药还可以祛风湿。所以藤类药多用来治疗风湿痹痛,因为它祛风湿通经络。这样的药,药房里面有很多,比方:忍冬藤(也就是金银花的藤),夜交藤,海风藤,清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大血藤等。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大血藤又叫红藤。

没错。红藤是伤科要药,它可以修复经络,治疗各种外伤手术所致的不明原因的疼痛。它也是治疗肠痈的要药。所以这个藤类的象,我们总结一下就是:祛风湿通经络。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嗯嗯。还有葛根也是藤类药,葛根的藤叫葛藤。

是的。葛藤可以升阳除湿,通阳明经。除了藤类有一个象外,虫类药也有一个象。蜈蚣、地龙这两味药药房也经常有用到。其实它们的象来源于对它们生活习性的观察。古人称蜈蚣为千足虫,善于行走爬动,行动迅速,故把它的象提炼为善动,游走于全身四肢百骸,筋膜骨节之间,祛除一切痰湿瘀血,凡气血凝聚之处皆可开之。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中药学》书上说它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这味药很霸道啊!

还有地龙这味药,其实就是蚯蚓。古人观察它善于行走在泥土之中,而且被切断之后又可以各自存活变为两条,自愈能力极强,所以它的象是走行,修复。它的功效就是通经活络,祛风除湿。观象知其可修复经络。

杏林中人

杏林求学

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就有这味药。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没错。此方是后世治疗中风偏瘫的常用方。虫类药还有全蝎、蕲蛇,土鳖虫这些药大多可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杏林中人

END

声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