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弥陀镇省劳模周春平收到了甘肃省酒泉农业科学研究院出具、邮寄来的收条;收条内容是:收到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弥陀镇生(圣)迹村周春平南瓜品种资源3份克。

今年4月下旬,周春平应酒泉农业科学研究院之约,向他们邮寄去了南瓜品种资源。周春平向酒泉农业科学研究院邮寄去的南瓜品种资源,是她自己利用南瓜与冬瓜授粉方式培育出来的。酒泉农业科学研究院收到周春平邮寄去的南瓜品种资源,进行检测、分析后,于是出具、邮寄了收条。

周春平,年3月14日出生,太湖县弥陀镇圣迹村村民,丈夫、孩子都在外务工创业,她成为一名“留守妇女”;她是圣迹村原*总支书记,曾获得安庆市*代表、安庆市农村*员科技示范户、第三届“安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安庆市“九五”期间森林防火先进工作者、省劳模、全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活动“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等光荣称号。

周春平父亲是入赘到其外公-----石章坤老人夫妇膝下做女婿的。石章坤老人(已去世24年)既是当地有名的漆匠师傅,又是一名对作物进行栽培、嫁接的多面手。唯其如此,在那个年代,老人无疑是当地的能人。当年,石章坤老人将泡桐树根、土山漆根挖回家,截成一段一段的,放在阴凉处风干,然后进行栽培......老人在干这些活儿时,周春平经常给老人帮帮忙,其实施过程,也就记录在脑海里。

周春平将外公嫁接的技艺付诸实践是从年冬开始的。她挖来许多杨树根、毛竹根,将杨树根嫁接在毛竹根上,栽在附近的河堤边上。第二年,培育出来的绝大多数是杨树;只有一根毛竹根上生长出竹笋。对这棵竹笋,周春平无疑视为“宝贝儿”,精心呵护,生怕它有个“三长两短”。后来,这棵竹笋长成大竹子。因为它是由杨树根与毛竹根嫁接而成的。周春平将这竹子命名为“杨毛竹”。一晃,快10来年了,杨树、杨毛竹都已经成林、成片,这不仅对绿化家园、保护河堤起到了良好作用,也为不少亲戚朋友提供了杨毛竹笋这美味食材及其杨毛竹的用途。

年夏季,周春平将南瓜花粉授到*瓜花粉上,使接出*瓜个大,生长期延长,产量高。年8月上旬,周春平参加由县总工会组织的市级及市以上劳模体检而到合肥顺便带上自己培植的一条重达3斤的*瓜种无偿提供给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后来,周春平还将辣椒花粉授在*瓜花粉上,接出的*瓜外表颜色接近青辣椒。她还用杨树干成功培育成木耳。周春平介绍,多年来她还培育出瓠子、莽瓜、苋菜种等多项新品种。

年夏季,周春平的身体还处于休养恢复期,她又有新的想法:试图采用授粉、嫁接等方式培育山芋、南瓜新品种。当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一位相关专家,听取指导意见。这位专家认为:山芋、南瓜不是同一类型,或许不成功,也没有什么意义。专家的观点没有影响周春平的积极性。她当时的想法是:即使不成功,就算“玩”吧!她利用山芋、南瓜两者同期开花之际,用一次性纸杯将山芋、南瓜的花粉收集在一起,然后又分别喷射到山芋、南瓜的花上;与此同时,她又将山芋、南瓜藤上的芽苗相互进行嫁接。

到了收获季节,南瓜藤上结出一个南瓜,开始是白色,而后转为红色。成熟后,作为食材切开,里面的种子,除了分别给了母亲、邻居、亲戚外,就保存下来了。现在,这南瓜种子已经在社会逐步传播。这南瓜的特点是比一般南瓜甜些,皮要硬些。

山芋新品种具有这些特点:以红心山芋作为母本的生长出来的山芋是红皮红心,味道比一般山芋甜些,可作为日常食材;以白心山芋作为母本的生长出来的山芋是红皮白心,粉糯,淀粉含量高,是加工山芋粉的 。

至于山芋、南瓜新品种的培育成功,究竟是哪一种关键技术在起作用,周春平现在还说不清------因为当时是授粉与嫁接同期进行的。

去年至今年,周春平又培育出高杆白、雪里红等优质良种。

值得一提的是:周春平培植这些农作物及其良种基本上都是使用农家肥------家禽家畜的粪便。

年以来,周春平曾3次无偿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捐赠了自己培育成功的蔬菜良种。

今年6月11日,周春平除收到甘肃省酒泉农业科学研究院出具、邮寄来的收条外,还收到他们邮寄来的书籍------《农作物制种技术》。

在谈到向甘肃省酒泉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蔬菜良种的费用事宜时,周春平说:“我没有收转让费,算是安徽支持甘肃的农业发展。”

标语表白墙

复工复产要蹄疾安全生产要步稳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

关心流动人口携手共创平安

—太湖县妇联宣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