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斌主任与小编们闲谈时讲起有趣的事情,说起中药中也有对应西药相类似作用的药味,也许疗效不够肯定,但作用却惊人地相似,临床用药时,可做参考。尤其古人对草药取名字时还有说头。

如:

维 类:相对应的中药可归为活血化瘀类,点在“血分运行”药物,“治阳气踬于血分”,如:川芎、当归、丹参、丹皮等

抗生素:对应清热解*药物,如轻症用五味消*饮,重症用*连解*汤

糖皮质激素:对应的中药有清热凉血类、滋阴清热类、清热利湿类药物

性激素:类似功效的中药有滋阴、壮阳类药物

维生素:益气养阴类药物

安神:疏肝解郁、重镇药物(重镇药物除了有安神作用,另可增加微量元素)

抗病*药:律草马齿苋木贼草苦参等

如果对中药,尤其皮肤病中常用中药名称细细辨一辨,可以发现,带“皮”字的中药无疑为皮肤科高频常见药物,如:桑白皮、白鲜皮、地骨皮、陈皮、青皮、秦皮、合欢皮、大腹皮、五加皮、香加皮、丹皮、桂皮。另有动物皮类药物:蝉衣等。带“皮”字药物大都有祛风利湿作用。

藤类药物大多具有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之功效,对治疗皮肤病方面有调和阴阳,调节免疫作用。根据其四气五味之特性,归经主治之功效,在辨证立法处方之后精选一、二味藤类药兼作引经之药,可使药力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如:鸡血藤、大血藤(红藤)、雷公藤、鸡矢藤、丝瓜藤、南瓜藤、夜交藤(首乌藤)、忍冬藤、钩藤、络石藤、海风藤、青风藤、金刚藤(菝葜)、紫藤、石南藤等。

花类药物取自植物的花蕾、花朵入药,具有行气调经、散瘀止血、解*利湿之功效。“诸花皆升”,花类药物通常质轻体薄,大多为升浮之品,可用于头面部治疗。

李斌教授总结常用于头面部药物有:蔓荆子野菊花青蒿川芎白芷桑叶凌霄花槐花金银花等。又如,北京赵炳南老先生有 “凉血五花汤”,功效凉血活血,疏风解*,五花为:红花、鸡冠花、凌霄花、玫瑰花、野菊花。

又如,带“白”字药物也很多:白芷、白鲜皮、白蔹、白术、白茯苓、白芨、白芍、白附子、白薇、白扁豆、白豆蔻、白蒺藜、白头翁、白芥子、白茅根等,在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如*褐斑)时,时常会使用到上述带“白”字的中药,古人取其“以白治黑”之意,临床还真是确有疗效。

(圆圆)

…………………………………………………………………

医院皮肤科







































百癣夏塔热片能不能治痤疮
白癜风吃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sltx/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