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根据古代医家认识,中医所云痛风,属于热痹、痛痹的范畴。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mg(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其中1/3经肠道分解代谢,2/3经肾脏排泄,从而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若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导致痛风。

发生痛风的主要原因

1.基因遗传:原发性痛风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性疾病,具有遗传性。有痛风病家族史的人,若不注意饮食,就容易患病。

2.地理因素:痛风的发作有明显的区域性,高山缺氧容易继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3.饮食因素:饮食中如嘌呤摄入过多,如饮用啤酒,过食肉类(尤其是内脏),海产品摄取过多,饮用过多 饮料,食用果糖,都会导致血尿酸增高。

4.继发于其他疾病:因某些疾病会造成尿酸产生增多,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

5.生活无规律:如娱乐过度,通宵达旦,打乱人体生物钟的节律,使代谢失常,加重体质酸性化。

中医认为发生痛风的原因

1.外邪侵袭:感受湿热浊*,留注关节致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或因体质因素,导致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发为本病。

3.脏腑蕴*:素体阳盛,积热日久,热郁*盛,壅闭经络致病。

4.脾胃虚损:脾虚导致水湿运化失常,湿浊停滞致病。

5.血热致瘀:络道阻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

痛风的早期表现特点多为血热*盛。

笔者认为其急性期与丹*的治疗相似,并总结一首治疗痛风的验方,命名为山慈姑解*汤:

山慈姑15克,当归15克,赤芍10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紫草15克,忍冬藤30克,川牛膝15克,凌霄花15克,薏苡仁30克,地丁20克,蒲公英20克,丹皮10克,延胡索15克,地龙15克。

方歌:慈姑解*治痛风,归芍二参紫忍冬,牛膝凌霄薏苡丁,公英丹皮延地龙。

此方主要用于痛风急性期。在凉血方面,笔者常用紫草、凌霄花,若症状缓解后,为巩固疗效,将上方做成膏剂服用,可以长期调理体质。

再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可以灵活加减药物,如土茯苓、萆薢、连翘、路路通、*檗、知母、苍术、虎杖、茯苓、天花粉、鸡血藤、大血藤等。熬制膏方时,应用清膏,不可加糖蜜。

长按







































北京哪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甲氧沙林搽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a.com/dxtxzjb/1221.html